主页 > 智慧农业316科技

比较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227 2025-07-25 10:28

一、比较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中央银行是个管理机构它主要负责发行货币,管理金融机构,制定货币政策,充当商业银行的最后贷款人,也就是如果你这下去银行取钱银行里没有钱了它就可以到中央银行去借钱,因此中央银行更像一个管理机构最后总结一下就是以下几点:

1 经营的业务不同;中央银行不经营货币信用业务

2 职能不同

3 前者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后者主要是执行者

4中央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而商业银行则以盈利为目的

二、北京5月份汽车限号是多少,外地车什么政策?

星期一,4、9

星期二,5、0

星期三,1、6

星期四、2、7

星期五,3、8

以上外地尾号相应的汽车6:00-21:00禁止在五环路(含)以内通行。

三、在职教师首次买房,想买二手房,首付最低需多少?对教师有没有什么好的优惠政策?

在职教师按揭贷款购买二手房,根据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两种情况,最新的首付比例分别如下:

一、买方商业贷款购房:

1、买方选择商业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为房屋评估价的25%,最高贷款比例为75%;

2、买方选择商业贷款购买二套以上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为房屋评估价的50%,最高贷款比例为50%;

3、买方选择商业贷款购买商业用房,最低首付比例为房屋评估价的50%,最高贷款比例为50%。

二、买方公积金贷款购房:

1、买方选择公积金贷款购买首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为房屋评估价的20%,最高贷款比例为80%;

2、买方选择公积金贷款购买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为房屋评估价的40%,最高贷款比例为60%;

3、买方购买三套及以上住宅以及购买商业用房无法使用公积金贷款。

目前对在职教师及任何行业,(除极个别地区外)都没有任何优惠政策!

四、中国古代为什么要重农抑商?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

一、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

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

与此同时,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部分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基础。

此外,最新研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

二、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与评析

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一、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二、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三、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四、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等。

评析: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到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

但是,“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